【快乐自学网 www.klzx.cc】
燕子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课题新颖,容易激起读者疑惑,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事情的经过,能够引发阅读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但根据本次观摩活动的规定,教学对象是刚入三年级的新生,他们在理解重难点上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学中我将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结合教师的点拨和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骤”“涉”等生字。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的大意,读通课文。
2.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㈠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跟老师写课题:燕子专列。
2.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根据课题提问,一方面紧扣了本文课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学习方法。】
㈡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舒适 启程 疲劳 料峭 覆盖 救护 车厢 濒临 死亡
欧洲 瑞士 特殊 长途跋涉 气温骤降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这里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2.指导书写生字。
⑴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⑵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
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⑶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生字书写的指导并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通过巧妙分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书写的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分散指导书写,能够有效降低难度。】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㈢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合作探究,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⑴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⑵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用简洁的语言解疑。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里安排学生自主读书,静心思考,并不急于回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扎扎实实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环节安排学生在自主读书和思考的基础上,在他们有表达需要的时候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这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⑹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这样设计有机地将前后文的学习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理解“料峭”的意思。
④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⑵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圈点勾画重点词语,静心思考,朗读感悟,这样就能体会到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正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重要意图。】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书,既能体会到气候的恶劣,又能体会到居民们的热心,从而深刻地感受到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到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⑶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写下想对贝蒂说的话。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安排写的训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情动辞发,感情自然流露,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有机融合。】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总结全课。
2.布置作业,推荐读物。
【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读,不仅指读的遍数多,还指要读更多的文章。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里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深化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能够正确写出“舒适、空调、启程、疲劳、救护”等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舒、载、疲”等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搜集、交流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㈠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2.制作爱心卡。
㈡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㈡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载”。
⑴用多音字“载”组词。
⑵指导书写,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载”的笔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㈢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倒叙的写法。
2.回想自己昨天读到的老师推荐的几篇文章,结合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㈣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教师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舒”:右边不要少写一点。
“疲”:指导病字头的书写。
“救”:指导几个点的书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㈤作业建议
1.抄写词句,积累语言。
2.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燕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l 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
(4)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教师还通过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小燕子的形态、叫声、飞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句子的含义,并通过感情朗读加以理解和体会。
探究活动
观察一种动物写一段话。
要求:
1.抓住外形及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行描写。
2.正确使用学过的词语及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燕子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自读、自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学习的快乐。以自主识字为基点,通过反复朗读、表演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认真去听,认真去看,认真去完成每一件工作。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按词连读和按句读停顿。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板书课题,学生注意看燕字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合并后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就一起到书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倡导自主、合作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看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识字、问老师识字、问同学识字、听记识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记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内分段互读课文。
5、课文读熟了就能讲故事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故事讲好还得有语气,有感情。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层次: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去做什么?小燕子观察了几次?
(一)小燕子第一次观察
1、读一读,划一划,小燕子第一次观察到了什么?
2、燕子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读这段话呢?
教师适时点拨:你能猜一猜燕子妈妈心里是怎么想的吗?仅仅看到冬瓜茄子形状的不同还不够仔细,不够全面,燕子妈妈又提出了什么要求?想象妈妈的样儿有感情的读读这段话。
3、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体会把课文读懂了才能读出语气。
(评价朗读时,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进行。如: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指着动物图片说:你读的太棒了,燕子妈妈说它就是这样想的。你读的真好,看,燕子妈妈在向你点头呢﹗)
(二)指导学生用自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观察冬瓜茄子。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燕子学观察的情景,想象燕子妈妈的表情,带上动作朗读。
(三)学习课文开头
1、多媒体演示菜园风景,引导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说说它们的不同。
2、出示句子:
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划线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四、课堂小结
用表演、自编儿歌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激发感情。
1、小结
齐读课题,现在再读课题你有什么新的感受?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因为小燕子终于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三个方面的区别,说明小燕子观察事物一次比一次更认真了。
做到认真,不仅是为了赢得妈妈的笑声,更重要的是认真乃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如果一个人干什么都马马乎乎、大大咧咧,不懂得认真二字,那么这个人一辈子必将一事无成。
2、选择性练习,喜欢哪个就做哪个。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
(2)回顾黑板上问题,自查是否都已掌握,不会的题目请教老师和同学。
(3)你喜欢小燕子吗?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4)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儿歌。如:
小燕子,学观察。
第一次,比大小,
冬瓜大,茄子小;
第二次,看颜色,
冬瓜青,茄子紫;
第三次,更认真,
冬瓜皮上有细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妈妈听了笑哈哈。
五、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到菜园里去看看、摸摸、认认,调动多种器官认识蔬菜,然后与同学交流一下,看谁能当蔬菜小博士。
燕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欧、吁、濒等八个生字,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料峭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
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一)听到消息后,人们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通句子。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3、有感情朗读。
(二)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读通句子。
2、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
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瑞士,恰好遇到这种情况,你能代政府向人们发出拯救燕子的呼吁吗?
燕子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小燕子》由王路、王云阶作词,王云阶作曲,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抒发了剧中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歌颂。歌曲清新流畅、自然朴实,毫无斧凿之痕。现在传唱时,一般只唱原曲的前半部分。这是几代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歌曲。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了解速度,力度表情对比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学习在歌唱时运用速度,力度表情变化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唱好连音和休止,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拍子长短的把握,并尝试用对唱,合唱,领唱的方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探索歌唱中人员分配的问题。
(3)教幼儿学习在歌唱中不同的情绪和动作,用有表情的歌声和身体动作体现音乐。
三.活动准备:
简易的PPT(曲谱,歌曲分段形式),该歌曲的音乐原唱及伴奏
四.活动程序:
(1)对小燕子进行形象感知,让幼儿发言讲述心中小燕子的形象。
(2)教幼儿学会唱这首曲,引导幼儿处理好连音和休止的节拍长短。
(3)让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和感情演唱。
1.教师将歌曲分为3段,让幼儿探索在这3段演唱中应该有怎样的不同感情。
2.告知幼儿这首歌演唱的感情线索为喜爱温柔——活泼愉快——喜爱温柔,分别体现了对小燕在的喜爱赞颂之情和表现小燕子在辛勤愉快地劳动的形象。
3.教师用钢琴弹奏一次,引导幼儿根据感情和基调探索歌曲的速度变化对比。
4.教师带幼儿按速度和表情变化演唱,并让幼儿在慢的时候配以模仿小燕子飞翔的动作摆手晃脑,在快的时候随着音乐击掌。
(4)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先唱第一段,另一组唱第二段,两组一起合唱第三段。之后两组顺序在调过来进行演唱,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在歌唱时注意身体面部情绪表情的变化。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能跟随音乐动起来,进入到情境中。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燕子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运用的学习过程,运用读中研,研中悟的方法使学生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 赏图入文,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1.乐曲引入,揭示专题
播放课件,(在《小燕子》乐曲声中,几只小燕子正尽情地在春光中展现美)教师激趣谈话,板书课题,提出研读专题:感知美,体会美,表达美
(利用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以此解题开眼,提出研读专题:体会美,表达美)
2.理文画意,感受形美
① 课文是怎样描绘燕子的外形美的?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尝试找出答案。
② 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燕子的形象美?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研读。扣住乌黑发亮、俊俏凑几个词语,品品议议,使学生感受燕子的形象美,进而产生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以突破体会燕子的外形美)
③ 作者笔下的燕子如此美丽动人,那他对燕子赋予了怎样的感情?
④ 尝试感情朗读,读出浓浓的爱意
⑤ 根据课文尝试画图
⑥ 上讲台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二. 察图辨文,感受燕子的行动美
⑴感受春天的景物美
① 入境: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化作一只只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自由的飞翔,尽情地领略春的美好吧
② 播放课件(在轻快的音乐中出现美美的春光图)小燕子们尽情地述说所见的美景。
③ 课文是怎样写这美景的?个别读第二段,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④ 想象说话:谁来赶集?怎样来赶集?
(读,画、说,前者是吸收,后者是表达。如此结合训练,既使学生见于书,入于目,明于心,出于口,深入地去探究专题,又真正达到口诵心惟,知能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⑵感受燕子的动态美
①播放课件(小燕子的活动图)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有序说说燕子的活动
(将课文本身具有的语言情境迁移到课件上来,让学生变换角色,把自己假想成小燕子,自主有序地观察,尽情地表达,从而丰富和拓展学生说话的心境,达到身临其境欣赏美,表达美)
②以图会文,分小小组讨论:燕子是怎样为春光增添生趣的,找出有关依据试着辩论
⑶感受燕子的静态美
① 个别读最后一段,说说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 课件出示一段五线谱,对照理解课文的比喻句,想象说话:小燕子正待演奏,它将演奏什么呢?
③ 合唱《小燕子》
三. 读议思诵,感受文中的语言美
1. 读中发现
课件展示:看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再说说哪句好,好在哪
①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燕子
② 才下过几阵雨。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2. 议换词语
①一身乌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句中的凑能换成拼、聚、合吗?为什么?
②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这句中的落能换成掉、停、降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紧扣优美词句深入研读,感悟燕子停歇的静态美。运用图画,音乐等美学手段,使课堂洋溢美育气氛,在学生想象说话中,动情歌唱中,陶冶审美情趣,受到美育熏陶。)
3.展开想象,微风吹拂着柔柳有什么感觉?
4. 反复吟诵
指导反复吟诵课文第二段
四.迁移新知,学以致用创造美
① 理:第一段的写作顺序
② 想:作者的写作方法
③ 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燕子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燕子教案 篇1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 ...... 阅读全文
【燕子教案模板合集6篇】的相关文章: